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字数作文 字数作文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_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电子版

zmhk 2024-05-30 人已围观

简介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_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电子版       非常感谢大家对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问题集合的关注和提问。我会以全面和系统的方式回答每个问题,并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思路。1.???꼶?ϲ???ѧ?α?2.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_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电子版

       非常感谢大家对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问题集合的关注和提问。我会以全面和系统的方式回答每个问题,并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思路。

1.???꼶?ϲ???ѧ?α?

2.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3.需要 西师大3年级数学上册,求助,我找不到教材的百度网盘资源,求分享!

4.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有多重(认识千克和克)》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_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电子版

???꼶?ϲ???ѧ?α?

       我这里有这个资源,可以在这里查看

       /s/1hZDxSvofGTIlyJJkk6KiBw?pwd=1234

       电子课本浙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课件# 导语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生活实例,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展现数学的魅力,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让学生逐渐地培养起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下面是 整理的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课件,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

教学内容: 万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基础训练

        口算:9+6=5+5=6+8=

        8+6+1=8+2+1=6+5+1=

        求385与705的和。

        全班齐练,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你能不能自己写出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呢?

        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学习新课

        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师:刚才的复习,是前面刚刚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学习的是连续进位加。

        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

        教学例1

        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允许有各种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

        提问:

        师: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根和5根怎样加?给8根小棒凑几根就是10根?(8+2+3=13)

        满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10个1根捆成1捆,也就是1个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指着图问: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

        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满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教师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个十。

        列竖式计算。

        学生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从哪一位加起呢?(从个位加起。)

        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样写呢?

        想一想:小棒应该怎样摆?

        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讲评:同桌口述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

        做一做

        1、直接在书本上计算,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2、求出每一个胡萝卜上的算式的得数。

        3、练习四,第一题,连一连

        4、地球仪85元,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

教学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

        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列竖式计算

        59+7785+6859+89

        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吗?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599+800900+101989+112

        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新课

        估算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下面让我们在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

        爬行类376

        两栖类284

        师: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

        师:376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400)

        师:284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300)

        问: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700)

        问: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700多还是比700少呢?为什么?

        (376不到400,284不到300,所以它们的和肯定不到700)

        笔算

        师: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

        巩固发展

        师: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国爬行类和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种数,其实我国还有许多珍惜野生的动物,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5页,说一说呢在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

        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

        做一做

        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课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

        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重点难点:

        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揭示内容

        师:海上有许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装有两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装有多少物品应该怎么办呢?

        (把两箱物品加起来)

        师:今天我们来复习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复习,请打开课本19页,在没有准确计算船上的物品数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说出哪艘船转的东西最多?哪艘船装的东西最少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不能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师: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

        二、课本第19页,直接在表格中写出上下两个加数的和。

        师:有什么办法即不用在稿纸上列竖式有能够将上下两个加数的和算得准确呢?

        三、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目前的摩天大楼,楼高209米,它比中央电视塔矮196米,你知道中央电视塔有多高吗?

        问:在这道题目中哪座建筑高?我们应该怎么考虑问题?

        四、算出玉米上算是的得数

        五、开锁游戏

        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六、判断,课本20页第7题,判断各题有无错误,说说错在哪里。

        七、536、915、351、85、464、208、649、873、792、127

        上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1000?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八、共同分析21页第9题。

需要 西师大3年级数学上册,求助,我找不到教材的百度网盘资源,求分享!

        #三年级# 导语数学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重要工具。它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知识点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7、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8、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9、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千米(公里)=1000米

        10、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1吨=1000千克

        篇二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教案

 在二年级,学生初步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是了解测量的第一个阶段;在本单元,学生将要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这是理解测量的第二阶段,为后续学习面积、体积和容积单位及其测量奠定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

        (一)关注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

        1、利用学生的知识经验,以旧引新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和厘米、质量单位中的千克与克,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因此在学习“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有厘米的认识作基础。教材安排了让学生估、测、议等活动,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新知。在教学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和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时,要充分引导学生交流,说进率,论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算,以便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

        2、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趣深究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即将学习的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都有所了解,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材的编写也充分地考虑了这一点,设计了课堂、操场、校园等学生熟悉的环境,将所学概念融入其中,让学生去发现、探究、体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加深探究的广度和深度。

        (二)重视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和体验,认识长度单位,建立长度观念

        1、在操作中认识“毫米”

        首先,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毫米产生的必要性,并认识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毫米的表象。其次,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增强感性认识。最后通过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毫米,启发学生列举更多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丰富对1毫米或几毫米的感知。

        2、在比较中认识“分米”

        首先,在教学“分米的认识”时,注重分米、厘米及米的比较,通过米尺的介绍,认识10厘米的长度,直接向学生介绍10厘米是1分米,从而建立分米的表象。其次,通过用不同的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强化对分米的直观认识。最后,让学生想一想“1米等于多少分米”,进一步在比较中建立分米的长度观念。

        3、在体验中感知“千米”

        由于“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不容易直接感知,因此教材通过加强体验,并借助学生熟知的事物通过推理来认识。例如,在认识千米时,选用学生熟悉的操场跑道来介绍1千米。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认识,如“200米一圈的跑道,5圈就是1千米;400米一圈的跑道,两圈半就是1千米。”为丰富学生的体验,安排学生实际走100米,感受10个100米的长度是1千米。同时,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还可以让学生走一走1千米的长度,增强他们对1千米直线距离的感受。

        (三)关注现实情境的创设,认识质量单位

        本单元认识的质量单位吨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而且学生在生活中也很难接触,不易直接感受。因此,教材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教学素材,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创设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引导学生观察集装箱、货运火车运载大宗物品的场景,感受生活中“吨”的广泛应用;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大米和小学生的体重等素材,通过推理帮助学生认识1吨有多重。同时,利用“做一做”中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丰富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

        (四)加强学生估测方法的掌握,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材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为此专门安排了例题,并且在练习中提供了大量的估测活动。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地对物体长度或质量进行估测的意识,同时要注意对估测方法的进行指导。首先,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总结估计的方法,在交流中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例如:教学“估一估,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时,除了教材中呈现的步行和坐公交车上学的情况外,请家长骑自行车或开车的接送的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其次,针对不同情况结合学生经验加以估测方法上的指导,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最后,可以采用先估测、后测量验证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五)注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一一列举的思想方法

        篇三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教学反思

 学生对测量在大脑里不知是怎样做的,因此先了解长度单位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和分米。在教学中我安排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的活动。如,量数学课本的短边有多长,量橡皮差有多长,量一条线段有多长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1厘米和1毫米的实际长度,同时用手势分别表示1厘米和1米以及1分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在大脑中感知长度概念,再引导学生推算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接着用厚度不足1厘米的身份证,让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并让学生感受到了1毫米大约是一张银行卡的厚度。学生在直尺上认识了1毫米后,可以测量不是整厘米的较短的物体。接下来我安排了10厘米长的硬纸条给学生先估计,再测量,从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认识了“1分米”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现身边“1毫米”、“1分米”长的物体。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我让他们分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答案多种多样,有的说身份证的厚度,硬币的厚度,磁卡的厚度等大约是1毫米,还有个小朋友说出了10张纸的厚度大约也是1毫米,把学生带入思考问题当中。

        这节课,我充分发挥学生动手操作的学习地位,引导学生估一估再测量,并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测量纸条、针线以及线段和身边的实物,如圆珠笔、铅笔、笔盒、粉笔、课桌等长度。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1分米、1毫米、1米、1厘米的长度概念。为今后打下扎实的基础。当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其次是不会用直尺来测量,第三是测量的方法不灵活。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有多重(认识千克和克)》教案

       我这里有这个资源,可以在这里查看

       /s/1RJ0ucodyCM2D3ehY8UxmiQ?pwd=1234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教材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复习和预习,从而让大家在小学阶段夯实数学基础,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能帮助家长随时随地辅导孩子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下面就为大家分享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全部内容。

        #教案# 导语《有多重(认识千克和克)》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是“数与代数”领域中“常见的量”的一个重要内容。 考 网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景,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过程性目标:经历千克、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建立过程,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模糊的质量观念,会用观察、掂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但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千克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直接接触得很少,不了解千克、克代表的实际质量,没有千克、克的概念;而且质量单位不象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所以对认识克和千克有一定的难度。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在质量单位的使用上错用、乱用的现象多次出现但纠正之后仍频频出现,症结即在于此。

        教学重点:

        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观念。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千克、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正确估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

        教法学法:

        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合作学习法、讲解法、演示法、操作探究等教学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规律,本节课主要采用实践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约2分左右)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开始时学生的状态就为本节课定下了基调。因此,我创设学生熟悉的去超市购买水果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引发要知道物体有多重,就需要用人们共同知道的质量单位,自然而然的引出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开门见山点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约20分左右)

        《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在这一环节,我主要设计了5个层次来展开,以帮助学生建立千克和克的具体概念,突出教学重点。

        第一层次:认识秤

        在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要知道物体有多重必须要有称量工具——秤。再用课件展示各种常用的秤的,让学生认识秤。

        第二层次:认识天平

        教师提问:“想知道2分硬币有多重,用什么工具?”接着用课件出示天平,并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为后续教学中克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层次:克的认识

        “克”是一个很轻的质量单位,要结合实际让学生充分感受。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因此我分三个步骤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建立克的质量概念。

        (1)1克有多重

        教师演示用天平称2分硬币的过程,使学生明确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大约为一克。

        (2)掂一掂活动——掂2分硬币,体会1克的轻重

        首先让学生掂一掂2分硬币,说出自己的感受;接着让学生从自己带来的东西中找出质量为1克的物体,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找一找的实践活动,感受并建立克的质量概念。(突破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重难点)为学生以后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3)多于1克的质量的认识

        让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的质量,引导学生观察物品上的克数,并在四人小组中展开活动:掂一掂自己带来的物品,再掂掂一掂别人带来的物品,感受不同克数物体在质量上的差别。最后问学生:和1克比起来你有什么感受?加深学生对克的认识,并为接下来千克的认识埋下伏笔。

        这一环节,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留下的印象深刻,从而增强学习效果,进一步突破了难点。

        三、千克的认识

        为了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明确的质量概念,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通过四个步骤帮助学生建立千克的概念。

        (1)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一袋黄豆太重不能用天平来称量,这时就需要用台秤来称量一般物体的重量。

        (2)认识台秤。

        教师出示台秤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台秤的计量单位:kg。并让学生认读课件上台秤指示的质量,说出认台秤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1千克有多重?

        通过称一称,掂一掂,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熟悉的实物结合在一起,初步感知l千克的质量观念。为了让学生感知1千克到底有多重,我分四个步骤展开知识探索。

        首先组织学生分组用天平称出1袋黄豆有多重,通过实际称量知道教师所提供的每袋黄豆的质量是1千克。

        接着掂一掂1千克黄豆,感受1千克的重量。

        然后,掂一掂组中的饼干、铁块、盐等物体的质量,估测后再用秤称一称,看你估测的是否准确。通过这样的活动,锻炼学生的估测能力,加深学生对“千克”这一质量概念的认识。

        最后,教师从学生称出的1千克的物体中,找出体积相差很大的两个物品(如1kg铁块和1kg饼干)提问:“这两样物体的重量都是1千克,你们认为在估计物体轻重时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感受到估计物体的质量时,不能只考虑外形的大小(体积),还应结合现实物体来估计;同时感受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兴趣是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通过开展“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实际操作活动,能有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感受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明确的质量概念,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了估测意识和与人合作意识。

        四、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探索千克、克之间的进率关系,体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同时加深学生对这两个质量单位间进率的理解与认识。因为“我做过了,我就记住了”。

        教师先让学生掂一掂2分硬币,再掂一掂1千克饼干,说出自己的感受。强化对两个质量单位的认识。为接下来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的学习做好准备。

        对认识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认识,分三步来进行。

        (1)教师提问:猜一猜,多少个1克是一千克?

        (2)小组合作研究千克与克的进率。

        (3)交流本组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方法1:每袋盐500g,两袋盐是1000g,放在秤上称一称也是1kg

        因此1kg=1000g

        方法2:看称好的饼干袋上注明为1000g,称一称正好是1kg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过程板书:1千克=1000克。

        这样,简单、明了地揭示了克与千克的内在关系(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五、巩固练习,拓展升华。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力求达到“有序”、“多样”、“有度”的目的。

        (1)基本练习——给( )中填出合适的单位

        学生通过填写单位,可以进一步明确质量单位的联系和区别,感受千克与克的实际质量,巩固对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认识。

        (2)装物比赛。

        首先教师向学生提出比赛要求:(1)装1千克的物品;(2)可以借助已有的东西,但不能用天平;(3)所取物品最接近1千克的小组与取到最接近1千克物品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接着,组织学生分小组从本小组的篮子中取1千克的物品;第三,派小组代表到讲台上称出所取物品的质量,教师在黑板上记录每一小组取出的物品质量;最后评选优胜小组,进行经验交流:请所拿物品质量最接近1千克的小组介绍本组取物品的经验。

        通过这样的活动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加深学生对千克、克的认识与理解,并学会借助已有的物品估计未知物品重量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健康测评

        让学生在分组称量体重的基础上,结合课前测量的自己的体重,对照教师提供的青少年健康转状况测量表,测评自己的健康状况。并让其他的学生提出建议:“你想对他说点什么?”使学生认识到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六、评价、小结;

        让学生交流:你本节课有什么收获?每位同学都评价一下自己,觉得自己哪些方面表现得很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知识探索的过程,把学生当作知识建构的主体,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篇二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了一些让学生感受质量单位、比较物体轻重的活动,并结合活动渗透了一些统计的初步知识。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在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体验常见的物体的重量,逐步建起质量单位的正确观念,并且明确要比较物体的重量,不能光靠眼睛观察,必须要用秤称一称,切实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另一方面通过记录同学们的休重,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秤,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初步学习用数学解决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情分析: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准备测量工具,对质量单位的感受,不只限于对千克的感受也可以是克。在活动形式上,除了参考教材上提供的内容外,还可以从本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素材。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设计理念:

        1、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

        2、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3、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体验,亲自感知,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多次实践又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同时也让学生再次感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体重计、台秤或弹簧秤、天平、两袋盐等物品。

        学具准备:

        各种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请两位跑得快的同学到台前做“背人跑步比赛”的游戏(被背的两人轻重对比明显)。让大家估计谁最有可能赢?为什么?

        小结:人是有轻重的。

        2、实践体验: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相互说一说。

        3、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出课题。板书:有多重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一)称学生的体重

        1、师:要想知道某个人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办呢?

        2、让学生观察带来的体重计,观察一下,上面有什么?怎么称物体的质量呢?想好了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

        指名汇报,随机介绍kg是千克的表示符号。

        3、让一组学生轮流站在体重计上,秤出每一位同学的体重,并指名两位同学在黑板上记录下每位同学的体重。

        4、让每一个学生统计出不同的重量的同学分别有几种,统计时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统计,如用“正”字来表示,或用其他方法来表示。

        5、让每一位同学背一背、抱一抱不同质量的同学,感受一下不24千克、32千克分别有多重。

        6、全班交流,把每组统计的情况合在一起,成为全班同学体重的统计表,再让学生提出一些加、减法的数学问题,进行加、减法口算练习。

        (二)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

        1、称一称。把自己小组带来的两袋盐放在台秤或弹簧秤上称一称。

        学生生观察秤的指针指向几,老师指出1千克就是两袋盐的质量。

        2、掂一掂。再把刚才称的盐放在手中掂一掂,边掂边用眼睛体会1千克有多重,并说说掂1千克的感觉。

        3、估一估,你们再掂一掂身边的其它物体,能找出哪些东西重1千克吗?估计后再把这些物体放在秤上称一称,并互相说说1千克物体大约有多少。

        4、猜一猜。师拿出1袋棉花和1袋铁钉,让学生猜一猜哪个重?说明理由,大家的意见不统一,怎么办?以实践来证实,请2名学生分别称一称。

        5、质疑:这2袋物体的质量都是1千克,说明了什么?让学生感受到物体体积大并不一定重。

        6、小结:刚才我们大家通过各种学习手段,感受了1千克物体的质量有多重,可我们看像这些(举起一枚硬币,指着衣服上的钮扣和学生带来的鸡蛋,以及文具盒中的笔、橡皮等),比较轻的物品怎么知道它们的质量呢?

        (三)建立克的质量概念

        1、天平称一称带来的硬币以及文具盒中的文具吧,先看老师称几根粉笔的做法。教师边称边介绍克的表示符号“g”。

        2、学生小组进行操作,称硬币、鸡蛋和铅笔、橡皮等物品。

        3、交流汇报。

        4、再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猜一猜、议一议等实践活动,感受并建立克的质量概念。

        三、全课总结

        看来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除了用称的方法,还可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

        四、课后实践,不断延伸

        1、到商店看1千克的物体或买1千克的东西有多少?

        2、回家用秤称一称或掂一掂、估一估、算一算等方法,感受一下家中几种物品的质量。

篇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有多重。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教材安排先认识千克和克,再认识吨。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轻重的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所以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为了使学生获得克、千克的明确概念,我为学生准备了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如:每个小组一个台秤、天平和一个体重计,还有许多盐、水果等物品。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再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开展各种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算一算、比一比等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去感受。

        本节课的教学以实践活动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使学生体会1克、1千克有多重。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异质分组,为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供了条件,组内设有组长、汇报员、记录员来组织和调控整个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动手“做数学”亲自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同时养成学生乐于与同学交流想法的习惯。

        设计思路

        1.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结合实际为学生提供有趣的、丰富的情境,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数学价值;同时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矛盾,引起思考,激发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发现的问题。

        2.构建新知。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自主探索”为核心,将“合作交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猜盒子、称物体、称体重等,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3.应用拓展。

        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用数学”。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校有一流的教学设施,为教学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班级现有学生42人,其中大部分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乐于动脑,敢于向困难做斗争。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所接触的事物及思考问题的角度都有所不同,因此出现了个体差异。针对这些问题,我采取的对策是: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利用有趣的数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教材及学生的潜力,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教师自制两个相同的盒子,其中一个是空的,另一个里面装满砝码,将每个盒子系上细绳。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哪一个盒子能将绳子拉断?(学生争先恐后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将绳子向上拉,装砝码的绳子被拉断。)

        师:同样的盒子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猜到一轻一重,之后让学生掂一掂这两个盒子,感受它们的轻重。)

        (给孩子创造了猜测和判断的机会,让他们在判断中树立自信心。)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现在我们做“背一背”的游戏好吗?(教师选择三名学生,一位同学背另两位同学,并说一说背的感受。)

        (这一富有情趣的、生活中常见的活动,让学生感知物体的轻重,并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愿望。)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秤。

        师:要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该怎么办呢?

        生1:用手去掂一掂。

        生2:用秤去称一称。

        师:谁能介绍一下你都见过哪些秤?(让学生将课前搜集的展示给大家。教师也准备一些,如:玻璃体重计、婴儿秤等。)

        2.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1)称一称。

        师:今天我们要用台秤和天平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你们认识台秤吗?(主要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向大家进行简单介绍,教师补充。)

        师:你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大家对台秤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称一称两袋盐的重量。(小组人数不宜太多,2~4人学习效果比较好,要求小组长监督每一位学生读出台秤上的数字。)

        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给予指导和帮助。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先说一说这两袋盐有多重啊?

        生1:我们小组称的两袋盐是1千克。

        生2:我们小组的盐差一点点到1千克。

        师:也许是我们在调秤的时候有点误差,总之它是非常接近1千克对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千克。

        师:在台秤上你们看到“千克”的字样了吗?

        生:没有,我们看到了“kg”。

        师:“kg”就是……

        生:是千克的英文名字。

        教师在千克的下面板书:kg。

        (2)掂一掂。

        师:请同学们把两袋盐放在一只手上掂一掂,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教师边说边示范,然后学生开始活动。

        教师与学生一起活动,同时搜集来自学生的信息。

        师:感觉怎么样?

        生1:很重。

        生2:掂时间长了感到很累。

        师:请记住这个感觉,现在我就要考考你们的感觉准不准。

        (3)估苹果。

        师:请你估计几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然后和小组的同学商量一下,并把这几个苹果装在袋子里,轮流掂一掂,找一找掂盐的感觉。

        学生选的数量各有不同。

        师:每个小组都选好了苹果,在台秤上称一称吧,看你们估计得准不准。

        通过实践,验证了自己估计的结果,有的小组估计的质量差很多,于是迫不及待地向秤里面添苹果。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再说一说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

        生1:老师,我发现我们小组选的苹果差不多大。

        生2:我发现如果是小苹果数量就多,如果是大苹果数量就少。

        师:你们说得都对,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我们一起找一找好吗?

        生1:我觉得2瓶水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生2:我认为4本书大约1千克。

        生3:老师,你的包大约是1千克。

        生4:10枝钢笔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师:好,现在请你们把自己估计的物体拿过来,实际称一称,看看它们到底多重。

        称过之后,学生发现了自己估计的质量与1千克的差距,教师要求差得多的同学再掂一掂两袋盐,重新感受之后,再去估计。估计两瓶水的小组称过之后,结果是1千克多一点,当看到这个结果时,小组的成员都兴奋得跳了起来。

        (4)称体重。

        师:你们想知道自己和别人的体重吗?你们认识体重计吗?(介绍体重计的用法)请在小组内选两名同学,先估计他们的体重,然后再称一称好吗?

        3.建立克的质量概念。

        (1)猜一猜,称一称。

        师:刚才每个小组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接下来我们再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猜一猜我手里的1角硬币有多重?(学生猜到1克、3克、10克各有不同)

        师:我们来称一称。(向学生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结果是1?1克,教师板书:克和g。

        (2)掂一掂。

        师:原来1枚1角钱的硬币大约有1克重,现在把这枚硬币放在你们的小手上掂一掂感受1克的质量;然后再把小组同学的硬币放在一起看是几克再掂一掂。

        (3)找一找。

        师: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克重?

        生1:我的铅笔头。

        生2:一片药。

        教师将学生说的物体称一称来验证他们估计的结果。

        有一名学生张朝宇说:“我的钮扣可能比1克多,因为它大。”另一生吴瀚反驳道:“那不一定,你的扣子要是木头做的呢?”张说:“木头做这么大也能超过1克。”吴又反驳道:“也许它还是空心的呢?”

        这时教师并没有急于插话,一番争辩之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哪个重些?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说铁重。小组讨论之后一致认为同样重。

        师:请你们做个手势1千克铁有多大、1千克的棉花有多大。

        师:再想想刚才的钮扣问题,你们想说点什么?

        生:大的物体并不一定重,小的物体不一定轻。

        4.自主探索千克和克的关系。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千克,还知道了1克有多重,那么千克和克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你们能用桌子上的材料通过观察,再称一称、算一算找到它们的关系吗?

        学生活动后小组汇报。

        小组1:我们小组认为1千克和1000克相等,因为我们小组的大袋盐是1000克,放在秤上正好是1千克。

        小组2:刚才我们称这两袋盐是1千克,我们又称了一袋盐是500克,所以我们小组也认为1千克=1000克。

        小组3:我们小组不是称的,是看出来的,你看一袋盐上面写着500克呢!

        有的小组没有得到这样的结论,教师让他们用其他小组的方法验证一下获取这个结论。

        师:今天你们开心吗?有什么收获呀?回家要跟爸爸妈妈讲一讲,然后再称一称家里的物品。

       好了,今天关于“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